坎特的中国奇幻漂流
这非洲家伙不远万里跑到中国踢球,结果一看,连咱们这小地方都比欧洲那啥大出一圈半。
签证比球赛还难踢
坎特那家伙办签证时,差点儿觉得自己参加了个铁人三项大赛。材料递上去,就像把球传给裁判,心里没底,生怕下一秒就被判越位。好不容易入境,还没来得及倒时差,就被拉去训练,跑得跟刚学会用两条腿的树懒似的。
教练那帮人挺淡定的,直接把他当了个移动电源使——往那儿一插,立马就能供电。队友们也没想着他能瞬间变超人,毕竟大家更在乎的是食堂今天有没有红烧肉上桌。
心理战比战术板重要
武汉那片地儿少了半支球队,可赛前换衣间里头没人讨论战术。教练拍拍坎特的肩膀说:“兄弟,就俩事你记牢:第一,那白框框儿在对面;第二,别让球滚进自己家门儿。”队友接着来一句:“再有一条,要是赢了,晚上撸串你请客。”
坎特紧张得差点儿啃指甲,一看,全队人都在比拼哪家外卖小龙虾更划算。他突然明白了:在中国踢球,心理承受力不够的球员早晚得饿肚子——因为训练基地周围五公里内连个便利店都找不到。
大四喜不如食堂阿姨一笑
那场球赛坎特一口气进了四个球,可最让他心潮澎湃的还是比赛结束后更衣室那一幕。家伙们一个接一个地摸他脑袋,那手感,简直比在撸俱乐部门口逗流浪猫还带劲。奥斯卡还特逗,掏出一盒鸡蛋来:“听说你们非洲兄弟都是这么嗨皮的?”结果鸡蛋一地开花,保洁阿姨追着他们骂了整整半小时。
官微发了战报,图里坎特对着记分牌傻乐,九宫格照片笑得跟朵花似的。下面评论全是:“这哥们牙齿真亮,是啥牌子的牙膏?”“下回比赛让他戴个牙套,反光能闪得对方守门员眼花缭乱。”
3-1领先时全队开始算分
眼看就要拿下胜利,替补席上有人赶紧掏出手机查对手的战绩。结果那帮家伙连追两球,坎特那表情,简直就像外卖小哥说还有500米,结果半小时后告诉你,家伙,你骑错城市了。最后一刻,他那脚一踢,球嗖地飞进网窝,地上弹起的弧度,比看股票K线图还带劲。
比赛结束后,有媒体人好奇地问他心里想啥,坎特老实地说了:“我当时在琢磨赢球后奖金能不能让全队都去吃顿火锅。”更逗比的是,俱乐部官方微博赶紧加班加点P了个图,把坎特进球那一刹那P成了“扫码抢红包”的表情包。
点球权不如煎饼果子
点球大战的权力争夺,坎特这小子表现出了惊人的求生本能:“奥斯卡那家伙罚球时,我连禁区门口都不敢靠近,生怕被误会成抢镜的货。”其实,他们早就商量好了,要是有人敢抢罚球这活儿,那就得自己掏腰包给全队带一个月的煎饼果子。
球场上的默契,就是那仨人传球切球,节奏感谜之带感。球迷们调侃,他们就像火锅里的三件宝——奥斯卡是那片滑嫩的毛肚,奥乌苏是那根劲道的黄喉,坎特,他就是那碗辣汤,谁都能来上一勺。
未来计划是活着回非洲
问起未来打算,坎特说能活着适应中国菜就够他骄傲了。记得头一回吃皮蛋,还以为队友给他喂的是恐龙骨头。现在手机里存了二十多家外卖的电话,备注都是逗比式的:“微辣能要命”、“中辣上天堂”还有“特辣就是送终热线”。
记者一个劲地问要不要改成中国人,坎特突然开始猛地咳嗽:“我那非洲的老家,还有两头牛没给它俩喂草呢……”
问题来了啊:要是坎特在下场比赛里戴个牙套出战,你猜对面守门员会不会被那东西反光晃得忍不住主动要求出示红牌?逗,这牙套要是能当照明工具使,那岂不是省电多了?
别人在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