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熊裁掉特雷 - 杰米森还不到两天,鹈鹕就赶紧认领了,这速度比双十一抢优惠券还快。双向合同球员的变动,就跟菜市场傍晚打折甩卖似的,谁动作快谁就能占到便宜。
杰米森的数据够用但不够看
上赛季杰米森在灰熊,场均能拿7.4分,还有5.8个篮板,投篮命中率为55.1%,罚球很是靠谱,命中率84%,让不少首发中锋汗颜。然而失误和犯规加起来场均4.4次,是那种干活积极但毛手毛脚的选手。
夏季联赛时,他的数据涨到了9.4分6.4篮板,然而罚球命中率却暴跌到了56.3%。看起来在高强度比赛的时候,他的心态就跟篮筐一样容易歪。灰熊能够打进夏联总决赛,他算得上是半个功臣,可遗憾的是,功劳簿都还没捂热乎,他就被裁员了。
双向合同球员的生存法则
像杰米森这种球员,日常状态就是随时等待召唤,也随时可能被弃用。上赛季灰熊伤病情况严重,他获得了23次出场机会,平均每场出战24.9分钟,这水平和轮换球员差不多。然而只要球队阵容恢复健康,他马上就成了那种基本坐冷板凳的球员。
鹈鹕签下他纯粹是碰运气,反正双向合同不占薪资空间。要是打得好那可就赚大了,打得不好也不吃亏,管理层的这波操作就好比用外卖红包去点盲盒,开出来是鸡腿还是姜块都只能认了。
鹈鹕的“捡破烂”策略上瘾
鹈鹕今年已经把三个双向合同名额用光了,除了杰米森之外,还签了发展联盟的希尔,以及热火的凯因。这种阵容补强的思路,就好比租房的时候专门挑选那种“押一付一”的房源,这种房源便宜又灵活,不过随时都有可能被房东给清退掉。
唯一的标准合同名额闲置着,大概是在等交易截止日来一场“清仓大甩卖”。毕竟鹈鹕管理层深知“穷有穷的过法”,巨星买不起,弄些边角料也能凑成一桌火锅。
双向合同界的“备胎人生”
杰米森们薪资待遇不高(双向合同年薪上限五十万美金),这还算不上最惨的,最惨的是他们一直摆脱不了“临时工”的身份,今天个还在更衣室跟队友击掌,明儿个就可能收到球队群发的“祝你未来一切顺利”的短信 。
不过他们也有好处,就是不用背锅。球队输球了,那又怎样?反正媒体只会去骂拿顶薪的球员。更衣室出现矛盾了,又能怎样?双向合同球员连吵架的份儿都没有。他们这工作性质,就跟公司里的实习生差不多,存在感低得很,等到离职的时候,老板说不定连他们叫啥都想不起来。
鹈鹕的未来:省钱or摆烂?
鹈鹕手里握着杰米森这样的球员,这种球员只能说是够用,绝对谈不上惊艳。新赛季鹈鹕的目标让人捉摸不透。要说冲着季后赛去,可阵容深度就跟纸糊的一样。要说摆烂,锡安和英格拉姆又显得身价太高。
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,在赛季进行到一半的时候,把签了双向合同的球员当作“凑数的东西”拿去交易,从而换来一个二轮选秀权。毕竟在NBA里,那些没钱的球队管理层都很擅长“拿不值钱的换有点价值的”这种操作。
最后再问一句,你见过最离谱的那种,在裁员48小时内就实现再就业的案例是哪个?
百度搜索:
不到48小时!鹈鹕直接认领杰米森合同,发生了什么?360搜索:
不到48小时!鹈鹕直接认领杰米森合同,发生了什么?搜狗搜索:
不到48小时!鹈鹕直接认领杰米森合同,发生了什么?别人在看